免费咨询热线
13621929115我国目前风景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国家标准对风景资源分类、分级基础上,通过数据反映场地的表象特征,如土地类型、植被状况、美学特征等尽管量化数据较为客观反映了风景的静态表现及表象特征,但却不能反映景观动态变化过程及无法挖掘其隐含价值。
本文分析目前中国存在的风景评价问题,比较国外现有风景评价模型,在分析机械模型对比基础上构建风景评估新模型,即动态评估模型动态评估模式强调景观动态变化过程,并为挖掘景观潜在价值提供了综合的概念评估框架近年来,我国的风景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但不少地区风景建设中存在重表面、轻实质,重建设、轻资源等问题。
究其原因多与风景评价认识相关,如对景观/风景的认识不到位——一些消失的山体、机械模型植物乃至生产方式,在横遭破坏之初,并没有被看作有价值全面有效的评估方式是风景规划设计的基础,因此,构建新评估模型尤为必要新模型构建的前提旨在探究风景的多样价值,不仅是“有利用”的价值。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风景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对比了国外主要风景评估模式,基于此构建的新风景评估模式,即动态评估模型一、机械模型我国目前风景评价方法所存在问题1.分类分级评价挑选“优越”景观,无法挖掘隐藏价值我国目前主要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来评价风景价值。
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条例》第十三条规定:风景名胜区的总体规划中应当包括风景资源评价2000年建设部颁发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进机械模型一步将风景资源的调查内容通过分类表的形式划分为2个大类、8个中类、74个小类。
资源的吸引力通过风景资源评价指标层次进行量化,并作出等级评价,包括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这五级这种对景观/风景资源评价方法是以资源“优越性”为导向,与上世纪70年代英国在曼彻斯特(Manchester)的实践非常类似机械模型。
即评价目的是从景观群落中挑选出那些比相邻区域“更优越”的景观这种评价体系对景观的多样性认识不足,如山岳型风景区中的山地聚落与平地聚落,形成原因显著不同,并不具有可比性简单将两者归为同类,再通过量化评价定级,既无必要、又无法体现景观价值,更无法挖掘其隐藏价值。
2.着眼于现有特征,忽视景观动态变化过程机械模型量化景观评价主要关注资源的现有特征,着重关注景观的利用价值这种方法可能导致评价工作向高等级资源倾斜,也导致认为现有特征和价值为景观的全部特征和价值然而,僵硬的分级制度并不包含那些可能在景观动态变化过程中“依附”价值。
例如,对古树名木、历史建筑等实行特别保护,对看上去“无价值”且阻拦开发建设的树木、建机械模型筑等则一概清理实际上,这些树木、建筑其在景观动态变化过程中包含了自身价值因此,通过量化评价可获得风景的美学、生态等静态表征,却不能反映风景随着时空变化的动态过程。
3.“专家打分”式评价占主流,对原住民意见未充分考虑现有风景评价方法以“专家打分”式为主,通过学术类别进行资源的判定这种方法有一定局限性,机械模型“专家”集中某一特定类别的景观上而忽略其他景观的表达例如历史学家重视景观历史特点、生态学家关注自然物种、景观设计师着眼于设计及景观风貌等。
这种评价方法带有一定的“专家性”和精英色彩,多数情况下,对原住民的意见并不重视和采纳而在某种程度上,原住民对景观的感知包含了景观的“前世今生”4.评价与评估概念的机械模型混用正是基于以上资源可利用程度的评价,导致在国内部分学者在对国外文献研究中,evaluation和assessment经常被等同并混用。
据韦氏词典的解释,evaluation着重强调结果,即为事物或活动评分、定级的行为;而assessment着重强调过程,表示对事物或活动作出判断行为(的全过程)因此机械模型国内的风景评价体系较为偏重“量化评价”evaluation,即对资源的分类分级。
而本文新模型则强调对景观的“评估”assessment,是对景观的一个判断过程这种判断包含了对景观动态变化的探究及深层价值的挖掘二、主要景观评估模式对比分析近年来,欧美学者从对景观的解释上衍生出了多种景观评估模式,这些模机械模型式建立在多学科交叉基础上,它们试图对景观价值提供全面评估方式。
以下是对主要模式的综合和简要总结表 1 景观模式总结
人类学家克拉姆利和马夸特(Crumley and Marquardt,1990)提出的模式强调景观由物质结构和社会历史结构决定这些结构相互决定且相互影响,物质结构不受人类控制人类学家达尔机械模型丰(Darvill,1999)认为景观是一系列的构筑物、器件,它们是社会的媒介(只要它们持续有社会性意义)。
他认为景观背景包括个人或集体所经历的空间、时间以及社会活动景观建筑师斯派恩(Spirn,1998)则持有不同观点,她用句子结构的比喻方式来解释景观,包括媒介和物体(名词),事件(动词)、意义和机械模型品质(形容词和副词)。
她认为这些元素并不是单独存在,而是通过各种方式的组合来产生意义正如单词在句子中的组合一样,通过不同组合产生不同意义地理学家特肯立(Terkenli,2001)提出“景观观点”模式,认为景观是一种看得见的人类环境的表达,通过感觉和认知过程感知。
景观为人类活动提供了媒介他提出景观相机械模型互作用的三个方面:视觉(形式)、感知(意义)、经验(功能、过程、人类体验),受到生物定律和文化规则的影响一个稍复杂的模式由特雷斯(Tress,2001)提出,此模式建立在对5个不同历史方法理解景观的基础上。
他认为景观包括空间实体、精神实体、自然文化节点、时间维度等相互影响的方面,是次序排列的复杂体系机械模型以上模式表面上看好像是各种观点的无序杂合,但经过仔细研究,它们都表现了高度的一致性从表1可以看出,几乎所有模式的都提供了“一组三类别”的解释。
尽管这些模式从不同的学科背景中发展而来,但在元素和概念组别它们都表现出强烈的相同性特点所有模式都提到了景观的物质形式,例如物质结构、景观实体等几乎所有模式都提机械模型到了人类和环境相互关系的意义,例如意义、精神实体等词的运用。
此外,多数模式都包括了活动或者过程,一些模式强调人类活动以上模式的主要分歧在于对待景观时间性维度上,达尔丰(Darvill, 1999)和特雷斯(Tress and Tress, 2001)将时间从相互作用动态中区别出来。
剩下的模式并没有将机械模型时间从景观元素中剥离出来这个分歧为本文把时序性作为景观的一个重要动态成分提供了研究方向,也是本文构建新模型的重要成分三、新景观评估模式——动态模型动态模型的构建是通过对理解现有景观概念,对主要模式的总结及笔者从事风景规划工作中的案例调查分析基础上,将主要景观元素重新分类,并将时序性加入以赋予其动态变机械模型化过程。
1.动态模型的主要类别动态评估模型主要有三个类别(图1)第一个类别为形式(Forms),由景观或空间上物质的、可接触的和可测量的方面组成它包括自然特征(如地形地貌、植被等),人为创造或干预形成的文化特征(如构筑物、花园、道路等)。
这个类别包含了表1所列的一些景观元素第二个类别为关系(Rela机械模型tionships),概括了景观中人和人,人和环境产生的关联互动关系,传达了人类-自然的连续性景观意义是借由景观和人类关联所产生,这种关联有多种表达方式,包括地方精神、神话、地方感、地方故事、文学、歌曲等。
同时,那种只有很少或者没有直接的人类参与活动(例如生态关系)的景观,其生态及功能关系也同样被评机械模型估,共同作为人类-历史体系的一部分第二种类别同样与表1所列元素有相似之处第三个类别是实践(Practices),它包括人类和自然的元素。
这在表1中也有所表达,实践包括过去和现在的活动,传统和事件,生态和自然过程人类实践活动和自然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连续文化活动(耕种、修建等)始于人类,自然过程(天气、侵机械模型蚀等)开始不受人力影响然而,人类活动影响着自然过程(例如修建大坝可能改变水流方向),自然进程影响着人类活动(例如洪水会影响下游耕种)。
从概念上简单的区别这二者便是否认自然和文化的不可分离性因此,实践类别旨在捕捉景观上人类实践和自然进程的连续性
图 1动态模型的三个类别:形式、实践、关系外圈代表各学科研机械模型究景观的兴趣,内圈代表关联价值2.景观的动态模型在景观讨论中,一些学者强调景观形式怎样塑造实践,一些学者关注形式本身怎样引起的关系,却很少注意形式、关系、实践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景观动态过程不仅塑造物质空间环境,同样塑造可感知环境,形式、关系、实践是连续的相互作用来创造景观因此,从对景观的静态机械模型理解转向动态理解上非常有必要,这三个元素可以分开考虑,然而作为动态的景观过程这三者却是不可分离且相互交织的(图2)。
图2 形式、实践、关系之间的动态联系3.动态模型的时序性图2显示了景观动态过程,但是并不包括景观的时序维度时间作为这个模型的进一步的变体,它表示景观作为一个连续体,其形式、实践和关系,机械模型随着时间不断发生着。
过去的形式、实践和关系三者影响着现在的景观形式、实践和关系,这种关系也塑造着景观的未来,即未来景观的形式、实践和关系(图3)
图 3 动态模型:显示景观的动态和时序维度图3的连续性表达了:景观是从形式、实践和关系的动态相互作用创造而来,景观的价值取决于过去和现在的元素因此,景观总是机械模型在不断的变化中,过去的串联与现在互动,并与未来交织。
4. 动态模型的直观、内含价值尽管视觉的、直接的景观价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那些随着时间不断发展、成长的价值景观和地点为人们提供了共享经验的空间,空间成为了地方,同时它们累积了时间厚重感。
景观将人们过去、现在和未来联系起来总体来机械模型讲,这个联系创造了特殊的地方身份和地方特征,这个特征包含了人和景观的关系,他们有助于人们构建归属感和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因此,动态模型提出景观的价值可以通过考虑其形式、实践和关系来进行整体的理解。
一些价值可以直接从表面立刻感知,而一些深藏的价值则需要通过动态作用分析,即从更久远的时间去寻找内含景观,进而机械模型寻找内含价值(图4)通过在细致的程度上探测实践和关系,例如深入认知某地的故事、传统、宗系、地方命名等,透过直观表象去探究景观的内含价值。
图 4 动态模型:显示景观直观及内含价值四、结论传统量化的、静态的、文物式的景观评价方式,并不包含所有的景观要素部分原因也是运用更高级的勘察手段(如卫星影像)后,规机械模型划师、学者强烈地意识到景观要素丧失速度在加快。
风景评估方法开始考虑过去没有考虑到的景观价值要素尽管多学科融合的景观评估提供了看上去“广博的”对景观价值的理解,亚肯立(Yerkenli,2001)指出:“目前景观评估只是把分散的专业观察看上去有体系的拼凑一起,再生硬地融入景观环境的综合构建中。
”这些评机械模型估方法从某种意义上可识别的景观的生态、植被、视觉等静态表征,然而无法判断景观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所隐含的价值?无法评估景观资源处于积极(positive)的状态从广博的视野理解景观,正如《欧洲风景公约》所阐述的景观定义:“景观是一片被人们所感知的区域,该区域的特征是人与自然的活动或互动的结果”。
因此,机械模型本文希望通过动态模型的建立为景观评估提供新的视野,即重视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潜在价值,取代传统认识中占主流的景观美学(Landscape Atheistic,即景观的审美价值)此模型旨在为景观评估提供一种整体的概念性框架,并为进一步为区域景观可持续,特别是人类-景观的关系对社会-生态恢复力的研究提供参考机械模型框架。
动态模型可看做一个起点,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测试此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
Copyright © 2002-2020 上海润之模型设计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展示模型,展品模型,展厅模型,展示道具,展厅展品,展品道具,模型定制,模型公司,上海模型公司 备案号:沪ICP备20018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