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记录:他们将模型场景定格在中国高铁“复兴号”穿过山洞隧道的一瞬间 | Model

匠山行记
我们会为你带去,设计生涯的那束光。
40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Model模型场景定格在了中国高铁——复兴号穿过山洞隧道急速驶过高架桥的一瞬间,还原了我国强盛的高铁技术。模型采用泡沫板、造水剂、草粉、防真树、石材等主要材料制作,其中利用泡沫板对山体、桥梁塑形,利用石材、仿真树、草粉等材料对其装饰,最终用水粉颜料进行做旧处理,整个场景模型历时五个月全手工制作。

作者:李书博及其团队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设计学环境设计专业
对话-01
匠山行记:聊聊模型作品的制作过程?
作者:首先,用泡沫板、发泡胶等塑造山体及桥梁大体形状。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用泡沫板进行进一步塑性处理,将山体利用水粉颜料进行上色处理;山体部分位置贴上真实石头;撒上不同色彩的草粉,粘贴上模型树等装饰材料。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用泡沫板做好高架桥、桥墩、隧道等形态,用颜料上色,描绘出尽可能真实的场景;利用雪弗板分段切割出弯曲轨道的基座形态。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利用小碎石进行铁轨基座的铺设,放置上铁轨、复兴号高铁模型。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将高架桥与山体和桥墩链接固定;在山谷处贴上小石头,喷胶、撒草粉,模拟出真实的山涧环境。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
对话-02
匠山行记:在这个模型的制作过程中有没有出现哪些困难,你们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作者:在山体塑性、装饰、高架桥制作、轨道铺设、水体制作中我们都多多少少遇到了一些问题,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都得以解决。其中高架桥制作中如何保证轨道基座符合自然形态,我们利用了3M喷胶对轨道基座进行喷胶处理,撒上小碎石子。
但在制作完成过后发现轨道周边和轨道上都沾满了石子,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最后将原有石子全部清除,利用挡片对基座进行局部喷胶,撒上石子并局部塑形,才能得到如今看到的样子。
在制作水体时由于我们事先没有对模型底部进行隔水处理,在倒入制作好仿真水时山谷中时难免会遇到漏水的情况,最后制作了隔板阻断水流,保证了仿真水不外流,待液体凝固后水景才制作完毕。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采用一定比例调配好仿真水,静置,放入小型树枝,完成山谷制作。
对于展示模型可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方案设计模型,需要表型出大体的设计思路与比例尺度,第二种就是这类的仿真类模型,需要具备一定的手法与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能力,借助一些自然生成的物质,还原真实的自然景物,让观察者能更好的感受场景带来的魅力。而制作模型的关键就在细致,并做好团队的合作。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

制作人:李书博及其团队最后我想说,模型是设计方案的一部分,模型可以让设计者直观的体验场景给人们的来的感受,是在建筑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